第一文物點 — 中央廣場雕塑 ---「母與子」

「母與子」象徵「一國兩制」的概念。這金屬組件於1997年完成,以紀念香港主權在1997年7月1日自英國手中回歸祖國。當日榮邀時任律政司梁愛詩女士揭幕。

image

雕塑右邊的「母」柱由48塊鋼片組成,象徵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49年建國後,經歷48年終至香港主權回歸的歷史時刻。

雕塑左邊的「子」柱由12塊鋼片組成,象徵香港自1985年「中英聯合聲明」發表以來,過渡12年而得以回歸。

本校師生提供珍藏,置於「時間囊」內,埋於雕塑之下,見證香港最終能回歸祖國。

第二文物點 — 書院大樓 及 大禮堂

1930年,書院大樓正式由修頓護督揭幕,大樓建築包括主樓及大禮堂。此H型建築主要根據當時英國及歐洲流行的西方殖民地風格建成。兩層高的樓房配合巨大支柱和拱門,屋頂卻是中國傳統風格,以適合香港的亞熱帶氣候。

書院大樓以禮堂為中心,東西兩翼分別是兩層建築,稱作「書院大樓」。為了紀念首任和第三任校長兼社監班納副主教及侯活牧師的貢獻,兩翼分別命名為班納社堂和侯活社堂。大樓地下設置若干課室,二樓則為學生宿舍。主樓頂塔因為學生家長莫幹生先生的慷慨捐贈而冠名為「莫塔」。

image

約於1941年12月15日,日本入侵前不久,書院大樓被港府改作緊急軍事醫院。在戰爭迫近之際,本校兩位外籍員工,靳約翰先生及翟阿瑟先生都參加了香港義勇軍團,抵抗日寇。

翟阿瑟先生約於12月19日的港島戰事中被殺,遺體大概被埋於畢架山某處。靳約翰先生則被俘為囚,於1944年1月4日死於深水埗戰俘集中營,他被埋於赤柱軍人墳場。

image

1941年的聖誕日,日軍闖進本校。

日軍侵入本校,日軍失控,瘋狂肆虐,約150至200多名士兵闖進軍事醫院(即書院大樓),當時56位負傷臥床的英軍及加拿大軍人,以至部分醫護及本校職工都被刺刀殺死,這次殺戮史稱「聖士提反書院大屠殺」。在這批死難者中,就有本校中文科科主任譚長萱先生。他堅決留校保護滯校莘莘學子,最後因而被殺,他的遺體被學校員工埋於赤柱村,戰爭結束後,馬田牧師發掘他的遺物,把他移葬至赤柱軍人墳場。

由1941至1945的日佔時期,學校被轉為集中營,小學部曾短暫用作拘禁俘虜,但不久轉為守衛的營房。近千戰俘囚居校園,日本管治當局容許戰俘有限度地組織營房自管。

在營中,大禮堂因不容居住,這唯一的偌大空間,便成了很多戰俘的生活重地。聖士提反書院大禮堂曾用作提供營中學生初、高中教育的場地,甚至宗教活動及不同形式的娛樂,如電影,話劇及音樂會等亦在此舉行。

第三文物點 — 科藝樓

學校設施與日俱增,科藝樓亦因而興建。整幢綜合建築包括多用途體育館及多個特別室,如影音裝備的視聽中心,數個科學實驗室,電腦室等。1980年11月14日,由四名慷慨捐贈者鄧肇堅爵士,何添先生,李嘉誠先生和包玉剛爵士為此樓揭幕。

image

此樓之建築師何弢博士於1982年以科藝樓的優秀設計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周年年獎優異獎。

座立科藝樓廣場的銅鐘是學校標誌之一,該鐘由基督教中國第一宣教士梁發曾孫女梁連卿和梁逸清女士於1930年9月鑄成奉獻,以榮耀上帝耶和華。戰後該鐘由皇家海軍尋獲,交予聖約翰座堂處理。1946年,聖約翰座堂以此鐘含義深遠,遂轉贈本校保存。

第四文物點 — 馬田宿舍

馬田宿舍建於1929年。在本校歷史的不同時間,它曾分別用作男生或女生宿舍。過往它只稱作「宿舍」,至80年代才專名為馬田宿舍以紀念馬田牧師自1928年至1953年期間,擔任校長及社監的貢獻。今天絕大部分的地板仍為原初的木條地板,而且保存良好。

很多學生都珍惜他們宿舍生活的點滴回憶。本校創辦人在1903年建校,當時他們立志依循英國公學招攬精英的傳統,甚至擴展對海外學生招生,尤其是來自亞洲地區的學生。宿舍教育令學生學會自立,勇敢和協作。今天,聖士提反書院仍是香港少數寄宿學校之一。

image

馬田宿舍混合了歐洲不同的建築特色。宿舍樓高兩至三層,以花崗岩石塊建成,還有獨特的拱門。拱道和石柱都是希臘的巴特農風格,建築物的正面都被希臘式的花崗岩石柱包圍。建築糅合了中國和西方的建築特色,如遊廊加上中式屋頂,以適應香港潮濕的亞熱帶氣候。同時能更有效地瀉去雨水,使雨水不會積聚,並能保護建築物免於過熱。

第五文物點 — 小教堂

小教堂於1950年3月4日由何明華會督揭幕。教堂建於校園最高點,以紀念日佔時期及拘留期間的受難者及死者之紀念。並於1995年10月在教堂西門安裝由曲夫伉儷捐贈的典雅紀念窗櫥。窗櫥不單描繪了昔日在集中營的痛苦,更展示受難者憑著信、望、愛,渡過那段的苦難歲月。

image

小教堂亦有碑石紀念「里斯本丸」事件的喪生者 – 1942年一艘日本戰俘船往日本途中沉沒。1942年9月27日,日艦里斯本丸載同1816名戰俘,由香港出發,先赴上海,再往日本,途經浙江舟山東極島附近,遭到美國潛艇艫魚號魚雷擊中沉沒。

第六文物點 — 百周年紀念樓及百周年紀念公園

百周年紀念樓由政府的「學校改善計劃」撥款建成,設有如語言實驗室及學生活動室等,為學生提供具啟發及互動的學習設施。

image

位於百周年紀念樓之下,是由校友曾輝先生設計的百周年紀念公園。此園得到本校校友會捐助部分經費而完成。

百周年紀念樓及百周年紀念公園之命名,以誌建校百周年盛事,並在2006年11月10日,由香港匯豐銀行主席鄭海泉先生剪綵開幕。

第七文物點 — 鄧肇堅運動場

本校的「大球場」是在1920年代,為防瘧疾感染,填平大片沼澤而建成。

日佔期間,運動場被轉作菜田,為被拘禁者提供急需的食物。

image

「大球場」於1975年獲鄧肇堅爵士的慷慨捐贈,得以重新鋪草,並改名為鄧肇堅運動場,今天用作田徑及足球訓練之用。

第八文物點 — 赤柱軍人墳場

墳場在殖民地早期已設立,作為英國駐軍及其家屬離世安息之所。這裏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無辜死難者的安葬之地,其中包括香港義勇軍團及英軍服務團。墳場共葬598名二次大戰的死者(包括非英屬外籍士兵及兩名香港警察),175人身份不明,96人為公僕,其中亦有4名兒童。本校同工、譚長萱先生、靳約翰先生及馬田夫人等二次世界大戰蒙難者的墓地亦建於此。

image

第九文物點 — 文物館


點解此處閱讀文物館詳細資料